摊还没开,人已经围了三圈。
刘小石带着人卸货,把第一锅山海粥端上街头,浓香一飘,直接勾出半条街的馋虫。
“义粥分号,通州支铺,今日开张,三十文一碗,送干虾皮一撮!”
一口吆喝落地,刚还窃窃私语的街坊立刻动了心。
“啥味?”
“试一口吧……”
秦少琅站在锅边,没说话,只看街口。
果不其然,不出一炷香,永顺号的人就到了。
一共来了五个,穿灰袍,不像衙役,却个个腰配短棍,一走近就带着官味。
领头那人二十多岁,嘴尖下巴长,自称“贺家外行陈公子”。
他走到锅前,看都不看,开口一句话:“这条街,归永顺。”
“盐你不能卖,粥你也不能煮。”
“滚。”
刘小石直接把勺子一扔:“你再说一遍?”
陈公子也不动怒,拿出一张“通州盐道商联会”红票,在众人面前一晃。
“这街是永顺挂账口,任何未经挂号之商,不得设摊开卖。”
“否则——私设摊号,盐务可报官查封。”
街边看热闹的百姓顿时一哄而散。
没人想惹上“挂账口”这茬。永顺号一报官,官兵当场上门,砸锅掀桌不讲理。
秦少琅却慢慢抬手,从怀里掏出一封盖着“通州通引章”的调函。
“苏家出函,通引挂名,义粥正式获准设摊。”
“这街,是我们认的地。”
陈公子眼睛眯了:“你拿着京城那点关系,也想在这通州撒野?”
“不是撒野,是打摊。”秦少琅语气不重,但清晰,“你要真想比——咱们就明着来。”
“比什么?”
“比谁粥卖得多。”
陈公子一怔,忽然笑了。
“你知道通州有多少人吃粥?”
“不多。”
“那你还比?”
“够我打败你就行。”
秦少琅回头看向刘小石,吩咐:“锅加满,价降五文,头三天限碗。”
“是!”
系统提示弹出:
【主线开启:通道争夺战·第一阶段】
【目标:三日内义粥销量超越永顺同日挂账记录】
【胜利奖励:“通州港口自治权Lv1”、“挂账权申请模板”、“物流压价权”】
【失败惩罚:分号三月封停,信誉值-500】
【当前目标:日销量第一】
陈公子脸色不太好看了。
“你真以为三十文那玩意能卖得动?”
“你真以为十文一碗的泔水能喝得下?”
“嘴硬。”
“粥硬。”
那句话落地,第一碗山海粥刚刚盛起,香气腾腾,那老汉一口下去,当场竖起大拇指。
“通州就没喝过这味!”
“再来一碗!”
陈公子咬牙转身,一甩袖离去。
他知道,这一战,粥摊已成火药口。
秦少琅站在街边,眯着眼看着越来越长的队伍。
第一天,秦少琅靠着山海粥的老味道,连卖两百碗,完胜永顺号的白粥摊。
第二天,永顺号就动手了。
清晨刚开锅,街口就来了几个穿短褂的男人,自称“盐务巡查”,一言不合就要查锅封料。
“私盐入粥,违令者重责。”
“你们这粥,咸得邪性!”
“拿出盐票来,不然抄了摊!”
刘小石当场撸袖子:“你们是谁派的?”
对方不理他,直接掀锅盖。
刚一动手,街角“啪”地一声,一杆黑旗升起,上头四个字——“义粥分号”。
再看锅边,挂着的是苏家通州通函、盐道挂账副章、江南三道调货票,样样齐全,一张不缺。
秦少琅站在锅后,手里翻着当日销账表,连头都没抬。
“这是义粥的锅,也是苏家的票。”
“你要封,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胆。”
那几个短褂一看这架势,脸色就垮了。
他们当然知道苏家的底子,也知道这票是真的。只是永顺号丢了场子,非要他们“走一趟”,意思到了就行。
眼看人群越围越多,其中一个小声嘀咕:“走吧走吧,留这儿也不合适。”
几人灰溜溜走了。
系统提示弹出:
【敌对行动抵御成功】
【士气提升,摊点信用提升+50】
【任务进度:当前销量超过永顺号摊点3倍】
街坊们都看在眼里。
“你看看,敢动锅盖的,自己先怂了。”
“还巡查,我看就是砸场子的狗。”
“这粥,不但香,还硬气!”
第三天清晨,永顺号变了法。
他们干脆模仿山海粥,仿做“海味粥”,盐味偏淡,料也不足,还挂了块“十文回馈”的横幅,一碗不到半价。
“十文?”
“我喝喝看。”
“……这味跟义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。”
“粥是个样,味不对。”
街坊转头又排回了义粥这边。
那天午后,秦少琅没出摊,在后堂画图。他画的是一张“摊位物流压价路线图”。
他知道永顺号在赌什么。
——赌义粥起步快,但撑不久。
——赌他货来得远、成本高、口味精,一旦压价,翻不起身。
所以他们贴价、模仿、压盐口、甚至用“巡查”来试探他的底线。
但他们忘了:
秦少琅不是来打一摊粥生意的。
他是带着系统来的。
系统提示:
【触发技能:“物流压价链”Lv1】
【分析中:当前永顺号每日入货路径:南线-中仓-北转仓-通州站口,平均流通税+12%】
【建议反制:以“义粥”名义绕过中仓,直接通关江南线下仓,走水路进通州东渡口,可压价22%,总成本下降18%。】
【是否开启物流绕路提效?】
秦少琅点了“是”。
三小时后,江南老摊头来信,海货将不再走永顺控制下的中仓线,而是直接走东水路。
成本降低,当日进粥料更足,连虾皮都多了一把。
刘小石边装料边笑:“咱粥比他们咸,比他们香,现在连料都比他们多——让他们喝屎去吧。”
第四天,永顺号的摊子开始坐不住了。
他们连夜雇人抹黑义粥,说“虾皮不干净”、“蟹肉腥气”、“小贩偷料”。
早市刚开始,巷口就有人喊:
“别吃义粥了,吃死人!”
“昨儿有人喝了肚子疼,今儿就没见人影!”
但还没等人信,苏瑾如亲自穿着便衣走到粥摊前,端起一碗粥就喝了一整碗。